文章检索图书检索

首页>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

史料编前言

发布日期:2019-03-07 浏览次数:

江苏文库·史料编前言

茅家琦 江庆柏

《江苏文库·史料编》收录有关江苏的地方史料类文献。按照一般的界说,地方文献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地方文献包括内容涉及本地区的文献、地方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等,狭义的地方文献仅指内容与本地区有关的文献。《史料编》收录的地方文献,是指狭义的地方文献,即今江苏省所管辖区域的地方史料类文献。具体说是指专门记述江苏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家族、经济、军事、教育、科举、人物、金石、语言、艺术、宗教、文学、藏书及出版等内容的著作。有些虽非专记江苏,但内容以记江苏为主,或所记与江苏有密切关系的著作,如《吴越春秋》等,也酌情予以收录。《史料编》即按照上述图书内容分类编排。以下择要对各类文献作一概括说明。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一门学科。《史料编》收录的历史类文献是记载江苏发展进程的著作。根据考古发掘,江苏地区有古人类繁衍活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十万年前。先秦时期江苏境内的古方国,前后有大彭国、邳国、吴国、越国、徐国、钟吾国、邗国等。现存记述这一时期历史的、独立成书的著作以《吴越春秋》为最早。《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争霸的历史。此书的历史记载中虽有讹误及虚构成分,但其所载吴越两国之生产发展、城郭建筑、交通设施等状况,真实反映了古吴越民族的文明程度。所以此书虽非专写江苏,我们仍将其作为历史类首篇。《吴越春秋》之后,我们依次收录了性质类似的《越絶书》,以及记载六朝历史的《建康实录》、记载南唐历史的《江南野史》等,希冀显示江苏历史发展的过程。通过这部分文献,可以看到江苏是如何从“僻远”“险阻”(《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之地,逐渐发展成“山水清嘉、衣冠所聚”(《吴中旧事》)的宜居之地。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江苏人民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和智慧。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我国古代的史学思想中,历史文献不仅是为了让我们“知”,让我们去了解过去的历史,还为了“鉴”,从历史中明了兴衰成败得失的原由。有鉴于此,江苏还产生了汪中《广陵通典》、陈作霖《金陵通纪》、许克勤《吴郡通典》、吴昌绶《吴郡通典备稿》等通典类著作。何谓“通典”?“沿革道里,户口贡赋,巨靡不包,细亦无漏,故谓之‘通’。进节义,退草窃,贵贤能,贱奢逾;刊弃神怪,摈落嘲咏,唯录有用之事,弗为无益之谈;字求其实,言归于正,故谓之‘典’。”(顾广圻《广陵通典序》)简言之,即通过史实记载,达到镜鉴的目的。吴昌绶作《吴郡通典叙录》,强调“志与史合”,并指出编纂“通典”的意义:“假令天下诸郡,郡有通典,上之史官,著录乙部,岂不愈于摭风云月露之词,以琐屑为可熹,充卷叶而饰观者。”这与吴昌绶“志乘之体,资乎监戒”的观念是一致的。我们把通典类著作作为历史类的结尾,希望能清楚地反映前人对江苏历史经验的小结。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江苏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平稳发展的同时,也遭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此,我们根据存世文献的情况,专门设立了“明清易代”“太平天国战争”两个专题。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史料编》中,地理类文献是收录最多的。我们按照文献的性质,分为地理概况、杂志、乡镇坊巷、山水、名胜古迹、园林楼阁、祠庙寺观、墓葬、游览指南、掌故杂记等十个子目。

江苏地理文献中,有不少园林文献,如《金陵园墅志》 《清閟阁志》 《寄畅园志》 《拙政园志》 《沧浪亭志》 《扬州休园志》等。江苏各地的大量园林,成为江苏独特的地域景观。殷自芳《山阳河下园亭记序》云:“明初以来垂五百年,不见兵革,以故园亭之美后先相望。”沈朝初《忆江南·春游》道:“苏州好,城里半园亭。”李斗《扬州画舫录》更以园林为本地标志,称:“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园林是一座建筑,人们建造园林,开始时往往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如作为休憩、养老或读书等之用。但江苏园林构思精巧,并且藴涵有园林主人的审美情趣,因此也成为可供欣赏的风景,并成为一地的聚会之所,“多名公巨卿,耆儒硕彦,主持风雅”(殷自芳《山阳河下园亭记序》)。昆山的玉山雅集、南京的扫叶楼秋宴、徐干学的遂园禊饮等,均是非常著名的文人雅集。江苏修筑了众多的园林雅景,也留下了不少文坛佳话。玉山草堂是元代昆山人顾瑛的别业。顾瑛于昆山界溪筑玉山草堂,广招文人墨客。一时名流,无不折节纳交。笙歌文酒,殆无虚日。顾瑛因而编成《玉山名胜集》等。《四库全书总目》评说道:“考宴集唱和之盛,始于金谷、兰亭,园林题咏之多,肇于辋川、云溪。其宾客之佳,文辞之富,则未有过于是集者。”“录存其书,亦千载艺林之佳话也。”园林是建筑,园林是风景,园林也是江苏的品味,《史料编》收录的江苏园林文献,为江苏的地方史料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

社会即人与人、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有自然环境、种群、组织、道德风俗等。我们把相关的文献归为一类,称之为社会类。这一类文献又分为社会生活、社会组织、会社、社会救济与慈善事业、民风民俗等子目。

社会生活方面的文献有《毗陵二十四孝图说》 《江阴乡约汇编》 《清道咸间苏州府禁淫告示》 《蔚村三约》 《徐州续命饮》 《江苏省禁烟法令汇刊》 《江苏省禁烟概况》等。这些文献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江阴乡约局同治六年(一八五八)刊印的《江阴乡约汇编》,辑录历代乡约及有关文牍。乡约,犹言乡规民约,指在乡里中订立的共同遵守的、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乡约是邻里乡人互相劝勉共同遵守,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一种制度,通过乡民受约、自约和互约来保障乡土的社会秩序,维护本地的稳定,所谓“化于一家,则一家敦雍睦之行;化于一方,则一方成仁厚之乡”(《责躬说》)。这类史料是研究清代地方自治的重要文献。陈瑚著《蔚村三约》,提倡孝弟、力田、为善,语言通俗,明白易懂。这虽是为昆山蔚村所订,但具有普遍意义。

光绪末年淮北不缠足会刊印的《淮北不缠足章程》,则是一份重要的女权运动文献,是研究苏北地区社会、文化及妇女运动的重要史料。妇女缠足是中国古代摧残妇女肢体的陋习,从晚清开始,反对缠足逐渐形成社会热潮,成为社会风俗改良的重要内容。《章程》规定:“凡本会会员所生之女不得缠足。其有未受聘而已经缠足者,须速放解。”“凡本会会员及所生之子,不得娶缠足之女。已聘定而缠足者必须劝其放解。”戒缠足、兴女学,通常被认为是晚清女权运动的两项主要内容。该《章程》的“附则”指出:“本会除广劝天足外,更徐图振兴女学等事。”说明淮北不缠足会的活动目的不仅在劝诫缠足方面,还从知识层面、精神层面上关注妇女命运的改变。这部章程对我们认识辛亥革命前社会风气的变化很有意义。

社会类文献中,我们收集了近百种有关社会救助的文献,构成了一个“社会救济与慈善事业”专题。文献涉及的组织机构,有常备者,有应急者;有综合者,有专门者;有传统者,有新生者。所涉内容包括灾荒赈济、恤顾嫠老、拯弃育幼、惜丐栖流、施医施药、义冢助丧、救溺救火、保产借资、义学习艺、教诫良善等。按照现代社会学的观点,社会有处理个体危机和互相帮助等功能。社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个体度过危机,并要求一些个体或者团体去实施帮助和互相帮助。以爱人仁人、安民保民思想为基础的我国古代社会救济与慈善活动,在江苏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史料编》收录的文献显示,江苏的社会救助和慈善活动,在相关制度与规则的建设性、相关活动的持续性、社会的参与性等方面走在了前面。这些活动对维护当地社会稳定、淳化民风、引导人心向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类文献中,我们把各地的风俗文献组成了一个子目,收录了《金陵岁时记》 《无锡风俗志》 《吴郡岁华纪丽》 《扬州风土小记》 《泰县风俗谈》 《南通岁时民俗记》 《淮阴风土记》等著作。这些著作乡土气息浓厚,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当地的风尚、礼节、时令、节气、习俗、禁忌等,都有细致的记载。因作者大多是本地人,对本地社会有深切了解,故所记都非常真切。

社会类文献是我们深层次了解江苏的重要资料。

家族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群体性组织,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因此家族文献也是社会文献的一部分。江苏的家族文献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在江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所以我们将其单独列为一类。

古代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是我国家族组织发展得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明清时期的江苏,出现了不少世族、名族、甲族,乃至巨族(陶惟坻修吴县《相城小志》卷五:“吴门巨族,以陆、顾为最。”)等。家族通过科举建立自己的政治地位,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准,通过义田义庄的建立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家族通过完粮纳税等调节和国家政权的关系,通过修桥铺路等善举调节和乡里的关系,通过各种交往、联姻等活动调节家族之间的关系,通过赡族调节家族内部的关系。家族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江苏的一些家族还极为注重家族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史料编》收录的相关文献为我们了解家族的历史、家族取得的各种成就、家族的各种管理措施等,提供了重要依据。虽然限于体例,《史料编》未能收录家谱,但通过一些独立成编的家族文献,已经可以看到江苏家族的许多基本情况。家族文献不仅要在祖先与子孙之间建立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使数百年以上祖宗之性情謦欬与数百年以下之子孙相接”(赵基《吴江赵氏诗存序》),更要“上以备国家搜访,近以供邑乘钩遗”(陆懋修等修太仓《平原宗谱·著述录》序)。各个家族总是希望使一家一族的文献能走出家族,进入更广阔的社会。正因为如此,家族文献也是重要的地方文献。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江苏的每一重要进步,都离不开江苏经济的发展。从先秦到六朝,经唐宋到明清,江苏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江苏社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史料编》经济类收录有关江苏的经济文献,包括经济概况、实业、农业、商贸、交通运输、盐法、财政金融、水利等。经济概况包括物价工资、户籍条例、户口统计、查荒条呈、清丈局告示、钱粮册、相关调查等,是对江苏经济情况的总说明,从中可以明了江苏经济发展的趋势。实业等则从各个具体方面作了说明。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江苏地区,甲午战争失败后,兴办实业的思想逐渐成为江苏社会的共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陈炽《续富国策·劝工强国说》)。从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开始,张謇在南通集资陆续办起了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翰墨林书局、泽生水利公司、泽生外港水利公司等多家企业。《史料编》收录的《通州兴办实业之历史》一书详细记载了这些企业的兴办本末、创办公呈、开办章程、经费账略等。《史料编》还收录了有关的行政报告书、视察报告书、江苏主要实业实施方案、兴办实业章程、实业参观记等文献。这是江苏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文献,也是我国近代创办实业的样本。《史料编》收录的《长江镇江上游商船公会禀定规则》 《锡山业勤机器纺纱公厂集股章程》 《徐州利国矿务招商章程》等文献,反映了转型时期江苏创办实业的艰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此外,《海虞农家占验》 《通属种棉述略》 《东皋蚕桑录》与《奏办海州云台树艺公司案牍章程》 《奏办海赣垦牧公司集股办事章程》等文献,反映了江苏传统农业与近代转型期农业的情况。《江苏全省典业公会记要》 《江宁商务分类总册》 《苏州商务总会试办章程》 《常昭商务分会试办章程》等,反映了晚清民初时期江苏服务业的一些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收录的南洋劝业会文献:

还在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秋,一向倡导并大力支持兴办实业的两江总督端方就向清廷奏请,官商合资在江宁(今南京市)举办南洋劝业会。端方指出其宗旨在“为振兴农工商务起见,意在多方奖劝,尽力提倡,务使国民实业竞争,收回利权”。宣统二年(一九一○),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规模盛大。我们收集了近二十种文献,全面反映了劝业会的盛况。劝业会包括教育、图书、科学学艺器械、经济、交通、采矿冶金、化学工业、土木及建筑工业、染织工业、制作工艺、机械、电气、农桑、丝业及蚕桑、茶业、园艺、林业之经营、狩猎、水产、饮食品、美术、卫生及医药附救济、陆海军及其用具与战品等门类,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一次大规模展示。劝业会不仅展出了大量实物出品,还举办了多场研究会、演讲会、讨论会。劝业会“劝工商”而“开风气”,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交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江苏物产丰富,各个区域有不同的自然产物。《史料编》收录了不少记述江苏物产的图书,其中还有一些著作记录了江苏各地的食物品种以及相关食谱。这些食谱为我们了解当地饮食文化的源流和饮食习俗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桑梓之情不是抽象的,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往往会借助某种物件来传递,其中食物又是最常见的。西晋文学家、吴江人张翰的“莼鲈之思”,就是以食品思念寄托对家乡和故土的思念。同样,客居异乡的江宁人龚乃保,亦因“遥忆金陵蔬菜之美,不觉垂涎”,而写作了《冶城蔬谱》,记述南京的油头菜、菊叶花、瓢儿菜、白芹等。“思乡味,纾旅怀也”,这份情思,令人感动。我们在《史料编》中收录这些图书,是希望读者在读到这些文献时,能更多地感受到前人的温情。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江苏历来崇文尚教。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延续,改善人的品质,提高人的素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江苏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史料编》收录了一百四十余种教育文献,分为教育概况、学校教育、书院三个子目,附录科举文献。教育概况包括江苏颁发的教育令,江苏学务总会、江苏教育总会文牍,江苏省教育会章程,江苏各地教育行政机构章程、报告等。学校教育包括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两大部分。古代教育包括古代官学、古代私学。近代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乡土教材。书院包括江苏著名的钟山书院、尊经书院、宝晋书院、龙城书院、东林书院、南菁书院、正谊书院、存古学堂等。江苏古代教育极为发达,进入近代,在传统教育向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同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这些教育文献中,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规则、学则,常州粹化女学报告,无锡私立竞志女学校十周纪念册,苏州振华女校学则,南通县女子师范学校章程等,反映了江苏在女子教育方面的成绩。其中苏州振华女校是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创立的私立女校,也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女子学校。取名“振华女校”,意为振兴中华。学校校歌云:“吾侪志气摩穹苍,国难纾兮风俗良。”大致可见学校办学宗旨。学校聘请社会名流蔡元培、李根源、张一麟等为校董,以扩大学校影响。再如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筹资创办的无锡私立竞志女学校,其宗旨在于以女子教育奠定中国教育之基础。这是无锡历史上最早单设的女子学校,也是当时江南主要女学之一,与上海务本、苏州振华等女校齐名。如果说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历史尺度之一,那么同样也可以说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教育程度的尺度之一。教育开拓了江苏女性的眼界,使得江苏女性具有更多的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深度。例如毕业于无锡竞志女子中学的秦森源,就常从女权运动的角度来思考妇女问题。女权运动的实质,就是认为男女能力相等,权利义务相同,“男女同是人类,同具组织家庭之能力,同尽继续社会之义务”,谈不上“谁当隶谁”(《班昭作女诫马融即令妻女诵习论》)。

传记文献是我们研究历史、评价人物的重要资料。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与人息息相关,都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江苏地区的人物传记资料是开展江苏区域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史料编》收录百余种江苏各地的传记文献。这些大多由熟悉本地人文的地方人士撰写,内容充实详赡,补充了大量其他文献缺载的人物史实。

金石类、语言类,这两类文献独立成书的不多,但对研究江苏历史文化同样有独到的价值。从史料学的角度看,金石文献可以补充史书的记载,丰富史料来源,也可以作为解读、考订史籍的重要资料。语言类收录的方言、里谚等,则成为各地风貌的“活化石”。

《史料编》文学类收录地方艺文、雅集唱酬、纪游、题咏、竹枝词等方面的著作。文学活动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采用合适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心灵感受,也形象地反映生活,记录生活的各种场景。因体例的关系,文学类收录的主要是作者在群体性活动中的、以地域为单位编集的、反映地域风情的作品。

这一类文献中,我们收录了七十余种竹枝词。竹枝词反映一地的历史地理、山水风物、园林行宫、名胜古迹、生活琐事、传说逸闻、风土习俗等。鲜明的地域性,是竹枝词的一大特色。如周应雷《渔湾竹枝词》写道:“侬家也住东海东,春来韭菜秋来菘。鱼虾蛏蛤般般有,惟爱蛼蛾味不同。”渔湾在海边,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所以诗中有不少海产品的描写。竹枝词对方言、方音也颇为留意,如赵瑜《海陵竹枝词》写道:“眼睛耳刀鼻子嘴,字字方言笑杀人。”自注道:“眼,音掩;刀,读平声;嘴,音举。”

江苏的竹枝词非常关注新生事物。金陵自古为文化发达地区,近代以来再次成为政治中心,因此特别容易接受现代文明,社会风尚更趋通达,人们的行为、观念也更为开放。金百捱撰《金陵竹枝词》写道:“女界文明耿曙光,青丝齐剪省梳妆。”附注云:“金陵为东南学府,女生剪发者众。”反映了青年女子接受现代教育的情形,展现了现代女子意气风发的形象。秦铭光撰《锡山风土竹枝词》用四首诗分别写了无锡的县图书馆、大公图书馆、堰桥胡氏、泰伯邹氏四家图书馆。袁藻楼撰《清嘉竹枝·现象》诗云:“出生民国少年人,社会改良见识新。”“欧风贺岁尚邮笺,华俗变夷停拜年。学得皮毛诸学子,耶稣诞辰片飞传。”反映了民国时期吴地风俗受西方影响的情形。韦柏森撰《菱川百咏·天主堂》一诗写道:“西人礼拜重耶稣,天主堂新宅一区。除却中庸谁圣教,臣忠子孝戒吾儒。”所写虽为高邮事,也反映了晚清时期外国宗教势力在中国偏僻农村的影响以及本土文化对此的抵制。竹枝词是《史料编》中最贴近民众生活的作品,也是《史料编》中最富于情趣的作品。

藏书类与图书出版类两类收录江苏境内有关藏书楼、图书馆、藏书目录等方面的文献。江苏是我国古代私人藏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晚清开始,又逐渐发展成近现代图书馆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的图书馆事业是随着西方图书馆思想的输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江苏虽然没有出现新型的、完全开放的图书馆,但出现了大型的藏书处,后人往往把这些藏书处比拟为“图书馆”。乾隆年间,为收藏《四库全书》,在扬州、镇江分别建立了文汇阁、文宗阁,其用意正如常州人蒋彤所说:“非以夸示宏富,亦令志学者登阁而读,传录海宇,文教四讫也。”(《丹棱文钞》卷三《汪容甫先生精法楼校书记》)近代积极宣传图书馆事业的梁启超更将其比拟作图书馆,指出:“泰西各国于都城省会皆设有藏书楼,亦是此意。”(《京师大学堂章程》)尽管文汇阁、文宗阁存在时间不长,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有限,但影响很大。晚清思想家在寻求中国自强自立的道路时,都要求建立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以启迪民智。上海强学会、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等,都有类似的说法,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把文汇阁、文宗阁作为样本。在晚清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江苏有不少人走出国门,考察世界,思考未来。他们中的有些人,如无锡薛福成、昆山赵元益、常州盛宣怀、江阴缪荃孙、武进董康、无锡丁福保、无锡杨寿楠、江宁邓邦述、吴县潘睦先等,还特别参观了国外的各类图书馆。他们逐步认识到中西藏书观念的差异,认识到传统藏书的不足,由此推动了江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如同江苏的教育体系极为完整一样,江苏的图书馆体系也极为完整。江苏的公共图书馆、私人图书馆、机关学校图书馆、民众图书馆等各自发挥着作用。当时的学部称:“各省设立图书馆,在宪政筹备之内,江南最为完善。”(《学部致两江制台该省图书馆希极力维持电》,宣统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这些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正常服务的同时,还编纂、整理、出版了不少书目、指南、期刊、著作,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江苏图书馆的建立,为保存文献尤其是保存江苏地方文献,开发民智,提高江苏民众文化水准,发展江苏地方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史料编》收录的文献,不仅是认识江苏的基本史料,其中不少著作对江苏的治理都有着重要作用。如水利文献。江苏是水乡泽国,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江河湖泊带来了舟楫之便、灌溉之利,但一旦泛滥成灾,则受灾人口往往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所以自古以来治水即为治省第一要务。康熙皇帝主政之初,把三藩、河务及漕运作为三大事,悬之宫中柱上(《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其中两件大事与江苏有直接关系。清朝皇帝南巡江苏,考察河工是其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治水之作,是江苏地方文献的重要内容。《史料编》收录有一百种左右的水利文献。宋人单锷《吴中水利书》为现存最早的独立成书的水利著作。其书影响很大,后来太湖水利的规划和治理有许多即采纳了该书的意见。此书之后,《东吴水利考》 《淮扬水利图说》 《江北治河要策》等,对苏南、苏北的水利建设做了许多具体的规划。清末民初的武同举通古今之变,明治水大势,强调述水利当明系统,治水利要重工程。其着《江苏水利全书》是江苏治水集大成者。一九四九年八月,其书由其后人捐献给当时的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水利部,批示称此书“堪称华东水利资料之宝库,实为切合目前需要之重要文件”。

对盐课的重视,同样体现了这种思想。“两淮盐课甲天下”(李果《在亭丛稿》卷十一),两淮盐场是全国最大的盐场,盐税是清廷重要的财政收入,明清两朝都在扬州设有盐官和盐务管理机构。因此盐法研究也特别受到学者的关注。我们收录的盐法文献有将近三十种。

清初思想家、昆山顾炎武说过:“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就是人们所称道的“通经致用”。这批治水、盐课等著作,都属于“通经致用”之作。这些著作在历朝历代江苏的治理中,发挥了切实的作用。

《史料编》计划收录图书二千五百余种,这是从我们调查寻访到的六千余种图书中选择出来的。有关《史料编》编纂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一)收录原则

主要收录独立成册的图书,酌收少量与江苏地情有重要关系,或有一定代表性的未成书册页或析出文献。家谱、期刊、舆图、拓片、档册、政府公报等类型的文献不收录。但其中少量与江苏地情有重要关系的,或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献,酌予收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苏抗战等文献,因内容数量极大,且有同类文献集问世,本书不再收录。

尽量选择内容较为翔实、体例较为完备的著作。一些名录类图书如同学录、科举题名录等,以及收支明细录(征信录)等,一般不收录。

主要收录清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含)之前出版、或形成的文献。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期间出版或形成的文献,择取重要的收录,并更注重于这一时期早期产生的文献。

尽量注意全省范围内的平衡。同类文献,在不影响内容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文献存量较少地区的文献。

(二)编排方式

《史料编》按类编排。类目根据江苏地方文献实际情况设立,共十六类,除上文介绍各类外,另有政治法律类、军事类、艺术类和宗教类。一些存世文献较少的类目,按照“邻近原则”,归入相应的类别。

同一类别下的文献,按二〇一六年江苏省所设十三个省辖市行政区划范围编排。同一省辖市所在地区的文献集中在一起,并按省辖市下所在区、县(县级市)集中编排。古代行政区划归入现今相应的地区。凡属于全省性的或跨地区的文献,集中在“省域”下。各地顺序为:江苏省域(包括省内跨地区)、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

个别类目根据图书内容,采用相应的编排方式,或按时间顺序(如“江苏历史”)、或按图书性质(如“社会救济与慈善事业”)。同一地区的家族文献按姓氏笔划为序。

收录的图书,每种均撰写提要一篇。提要由书名项、作者小传、著作介绍三部分构成。

(三)与《文献编》 《方志编》的协调问题

《史料编》的类别有一些与《文献编》及《方志编》相重合。

与《文献编》重合的问题,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凡图书内容主要是个体性的收录在《文献编》中,凡图书内容主要是江苏地域性或群体性的则收录在《史料编》中。例如以藏书文献而言,凡私家藏书文献归之于《文献编》,图书馆藏书文献收录于《史料编》。其他亦大致如此处理。

与《方志编》重合的问题,我们的基本原则是:一般县一级行政单位以上的方志收入《方志编》,这部分方志基本属于官修。除此以外的志书,包括乡镇志、各种专志如山水志、楼台亭阁志、物产志、寺观志、游览志等,收录在《史料编》,这部分志书基本属于私撰。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江苏地方文献是江苏记忆的载体。江苏地方文献的整理即是梳理一个地区曾经的记忆,《史料编》的编纂也就是全面调查、系统整理江苏曾经的历史书写,以更好地继承江苏文化遗产,传承江苏文脉精神。